在使用鍍鎳光亮劑時,如果后處理的溫度過低的話,會造成什么故障問題?
關于故障現象
某個電鍍廠是光亮鍍鎳生產工藝,需要對鑄鐵件產品施鍍光亮鎳,為了提高鑄鐵件的防銹性能和外觀質量,決定實行氰化鍍銅后鍍光亮鎳。不過,車間在施鍍過程中發現以下兩個問題:
①鍍鎳層不亮
故障處理及分析
經過分析,他們發現,之所以鍍層會出現不光亮的情況,是因為鑄鐵件表面粗糙,鍍后光亮度不好。
而鍍層的防銹性能差,是由于鑄鐵件存在孔隙,鍍層厚度微觀不均勻,有些地方存在細微的漏鍍情況。
關于工件的表面質量是如何影響鍍層的,可以看下這篇文章
于是,他們決定對工藝進行優化,首先,把銅鍍層的厚度給提高,然后,增加鍍銅后再鍍光亮銅工序。
接著再使用鍍鎳光亮劑進行施鍍,這樣的話,能夠讓鎳層結合緊密。對于工件的光亮性和防銹性能有所改進。
另外,他們還發現在施鍍光亮鎳之后,在原來的生產過程中,生產者在使用稀鉻酸鈍化液進行鈍化的時候,溫度控制得過低了,這樣會對鍍鎳層的防銹性能造成影響。
鑒于此,后處理這個環節還需要進行優化,在使用稀鉻酸鈍化液進行鈍化的過程中,讓處理液的溫度保持在70~80℃之間,進一步提高了成品的防銹性能。
經過上述這一番工藝優化之后,解決了鍍鎳層不亮和防銹性能差的故障,鍍層的質量也得到了提高。
結語
使用鍍鎳光亮劑時,工藝條件的溫度,這個因素對于鍍層質量的影響的深遠的,除了造成藍霧、套鉻時發花、掛具影子外,也會影響鍍層的防銹性能。
如果你在選擇鍍鎳光亮劑時需要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,協助你在進行電鍍生產時把控好工藝條件,讓你的生產線運行事半功倍,歡迎馬上點開咨詢窗口,讓我們的技術團隊給你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。